一、基本情况
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两个本科专业。2008年环境科学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环境工程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本学科可依托大气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开展教育与科学研究,现有科研仪器和设备1400余台套,总价值达2000余万元。
二、主要学科方向及其学术队伍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了大气环境评价、大气污染扩散模式优化等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信息分析、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大气污染控制与催化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等稳定的研究方向。现有教师4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硕士学位1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学术队伍。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建立多年来,一直围绕环境污染物监测、评价以及治理与控制等领域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这些研究领域的人才,形成了在国内具有一定特色和区域影响地位的研究方向。一直以来开展了大气环境、水环境中有关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属离子、无机阴离子以及大气颗粒物等)监测,根据所获得的环境数据,运用现代数据处理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大气环境、水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环境过程的模拟。通过学科交叉,引入新方法、新技术与新工艺开展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环境催化技术等控制各类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围绕工业、农业、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研究,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支撑。
三、科学研究
近五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等近260项,到账科研经费达5000余万元。
近五年来共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300余篇,出版专著8部。获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近40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项。
《BP网络泛化能力与水资源水环境系统不确定性分析》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有机酸强化粗颗粒石灰石新型烟气脱硫技术》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黄姜加工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业化》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物质流与能流分析的区域环境问题诊断研究及应用》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石棉县林业信息化及其应用研究》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人才培养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本学科已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地区环境保护领域的骨干力量。本学科近五年培养的学生有2人获全国三好学生、9人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8人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2人获成都市“一专多能”优秀学生;另外,本学科学生近五年有40余人次获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其中获国家数学建模一等奖3人次;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6项,优秀奖1项;荣获“挑战杯”科技竞赛和创业大赛省级以上奖励19项。
五、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工作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情况,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近五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了“四川省‘十二五’二氧化硫总量优化分配专题研究”、“成都机动车控制措施对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评估”、“CALPUFF模型在大气环境容量测算中的应用研究”等项目,为实现四川省完成低碳、减排任务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同时,完成了多项天然气输气管道和集输气站的环境影响(风险)评价项目,很好地为石化行业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帮助。另外,本学科积极开展污染治理和废物资源化研究,“钢渣资源化作吸附剂关键技术”、“有机酸强化粗颗粒石灰石新型烟气脱硫”等部分成果,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并申请多项专利,其成果已在临汾市鑫富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天纸业有限公司、四川精细化工研究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投入实际应用 。开发的“有机氯催化加脱氯技术”以及“糠醛催化加氢催化剂及工艺”已在成都凯鑫天瑞科技有限公司得到应用,产品每年的销售额近800万元。近年来,多次举办四川省环保系统干部培训班,将环境科学知识普及并应用和服务社会,达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六、学术交流
近五年,本学科教师多人参加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and Computer Scienc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opulation Health等国际会议并做了报告。